当前位置:首页>>检务公开
检务公开
六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18年1月5日)
时间:2018-01-0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六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815日在六安市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六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杨开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四年的工作

过去四年,是全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法治六安建设深入推进的四年。四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认真执行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关于检察工作的各项决议,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检察工作在改革中发展,在探索中加强,在创新中前进,稳居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

这四年,服务大局卓有成效。我们立足全局抓服务,及时跟进中心工作,出台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七五”普法工作等系列意见。聚焦群众关注热点,开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精准扶贫、廉洁为民”专题警示教育、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立案监督等多个专项活动。不断强化犯罪态势分析,就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严重刑事犯罪等作专题调研,全力做好检察应对

这四年,检察业务提质增效。我们立足职能抓办案,共批准逮捕刑事犯罪嫌疑人4137人,提起公诉10100人,立案侦查职务犯罪668人,提出刑事、民事、行政抗诉85件。起诉了六安“3.11”持枪劫持人质案以及霍邱县吴正宏24人、舒城县张春流16人等一批黑恶势力案件,办理了全国第一例同时针对两个行政机关的公益诉讼案件,职务犯罪侦查、控告申诉、公益诉讼等多项工作在检察机关全省性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检察环节没有发生办案安全事故,没有出现冤假错案。

这四年,自身建设扎实有效。我们立足长远抓队伍,紧围绕“五个过硬”要求以及“八化”建设目标,认真落实从严治检责任,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涌现出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少年普法先进单位以及全国检察机关业务能手、全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等先进典型。全市两级院全部蝉联安徽省文明单位。

四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履行法定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紧抓住影响社会稳定、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依法批准逮捕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等严重暴力犯罪嫌疑人205人,提起公诉248人。批准逮捕抢劫、抢夺、盗窃、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类犯罪嫌疑人1106人,提起公诉1590人。批准逮捕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嫌疑人33人,提起公诉40人。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无社会危险性的不批捕880人,犯罪情节轻微的不起诉522人。

严肃查办积极预防职务犯罪。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立案查处贪污贿赂犯罪511人,渎职侵权犯罪157人,有罪判决率100%。突出查办大案要案,其中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40人,重特大渎职侵权犯罪90人;查处科级干部149人,处级干部26人,厅级干部2人。突出查办专项案件,组织开展查办扶贫贴息、非法行医背后渎职犯罪等专项活动,经验做法多次获高检院、省检察院肯定。突出抓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出检察建议317件,开展警示宣传教育1029次,受理行贿档案查询20804。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议》,充分运用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在涉农、教育、卫生等系统领域开展个案预防和专项预防。坚持预防年度报告制度,2份报告被评为全省十佳年度报告,2份报告获评全国优秀年度报告。

严格诉讼活动法律监督。着眼于监督纠正有罪不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172件,纠正漏捕158人,纠正漏诉234人。着眼于坚守防冤纠错底线、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复查刑事申诉案件44件,提出刑事抗诉54件,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396人依法建议予以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着眼于维护刑罚执行公正,持续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和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专项检察,纠正“减假暂”不当42人,纠正脱管漏管120人;开展刑罚执行专项活动,集中核查纠正10年来判处实刑未执行刑罚罪犯26人。着眼于构建多元化民事行政监督格局,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85督促行政机关正确履行职责148件,针对审判程序违法发出检察建议32件。

二、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着力服务保障民生。连续4年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立案监督专项行动,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案线索40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50,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和绿水青山。会同有关部门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开展专项打击,回应群众关切。为陷入生活困境的被害人或近亲属发放救助金67万余元,彰显司法人文关怀。自2016年起开展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依法查处职务犯罪48人,保障扶贫政策和资金落实到位。选派干警驻村扶贫,定点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市院被评为2016年度脱贫攻坚市直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

着力保障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批准逮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嫌疑人214人,提起公诉451人。特别是注重惩治涉众型经济犯罪和互联网金融犯罪,起诉金融诈骗犯罪78人,妥善办理“e租宝”等重大案件。落实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意见,坚持各种所有制企业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权利平等、法律保护平等。加强产权司法保护,起诉假冒注册商标、侵犯商业秘密等犯罪 41人。注重通过查办职务犯罪、督促和支持起诉等方式切实保障政府投资和国有资产安全,主动介入金寨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项目,开展专项预防,防控廉政风险。

着力深化检察环节社会治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围绕办案争议焦点释法说理,既解“法结”又解“心结”。落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措施,积极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对51人作出不批捕决定,对173人实行犯罪记录封存通过模拟法庭进校园、发放普法宣传册、选派法治副校长以及设立青少年维权基地等形式,最大限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落实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要求,坚持诉访分离,邀请代表委员参与公开审查、公开答复,探索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依法妥善处理各类信访1700余件次市院每年均被评为全市综治工作优秀单位。

三、深化司法改革,努力提升检察公信

全面落实司法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检察人员分类管理,严格选任程序和标准,遴选出员额检察官205人,全部配置到办案业务岗位。全面实施检察官职权清单和随机轮案规则,减少审批层级,一般案件由检察官独立决定,司法效率得以提升,以检察官为主体的办案模式基本形成。不断健全员额配备、办案组织、监督考核等司法责任制改革配套措施,推动检察人员职业保障、薪酬待遇逐步落地,检察权整体运行机制更加符合司法规律。

积极配合监察体制改革。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政治担当,拥护支持改革。两级院成立转隶工作组,认真做好反贪、反渎、预防职务犯罪部门的编制、人员、案件线索等情况的调查摸底,积极参与两级监察委员会的筹备。在长期反腐败斗争锻造中,全市两级院侦防队伍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敢于攻坚、甘于奉献,是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在改革关头能从大局出发,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更是一支对党忠诚、为党尽职、值得信赖的队伍。目前,全市109名干警平稳完成转隶,实现了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

统筹推进其他检察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审前主导和过滤作用,会同公安机关完善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机制,积极探索审查逮捕、不起诉公开听证。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不批捕455人、不起诉143人。推进公益诉讼改革。紧紧围绕生态环保、食药安全等领域,办理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37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7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件,有效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2015年下半年,会同市司法局制定选任管理办法,配合选任人民监督员40名。3年来,接受监督11类案件19件。

   四、强化自身建设,筑牢检察发展根基

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建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持从严治检,切实抓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的学习贯彻。组织开展系统内巡察和县区院检察长、市院部门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并运用函询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抓早抓小。坚持素质兴检,常态开展优秀法律文书评选、业务竞赛和岗位练兵。深化检校合作,与武汉大学、皖西学院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干警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52人在全国、全省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

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先后部署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和“深化年”活动,持续加强对办案程序、司法作风的监督。推进案件管理信息化,依托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统一受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督。出台三项制度,办案中注重听取律师意见建议,工作中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组建全市案件质量评查小组,重点对不批捕、不起诉等案件开展常态化评查,进一步提升案件质量,13件案件获评全国、全省精品案件。深化检务公开,大力推进新媒体平台和检察服务大厅建设,实现全市检察机关新闻发言人和“两微一端”全覆盖,市院门户网站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检察门户网站、全国优秀政法网站。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科技强检建设,建成司法鉴定实验室、涉密信息分级保护系统,开展远程视频接访、智能语音、电子卷宗制作,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司法办案。推进检务保障建设,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全市两级院办案装备水平逐年提高,基础设施逐年改善。推进检察品牌建设,深入开展“抓特色、创品牌、育典型”活动,致力打造“一院一品”,推出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检察机关有影响的工作品牌和先进典型,市院被高检院授予“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

过去四年,随着三大诉讼法的先后修改,法律监督范围更加明确、手段更加完善,检察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风险。我们经历了各项改革重重叠加的考验,经受了转变司法理念、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司法作风的历练。四年来,面对变革和挑战,我们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检察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检察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我们始终把接受人大监督作为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做好检察工作的重要保障,坚持每年“两会”期间派员听取代表委员对检察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建议,会后抓好整改落实。积极配合人大做好立法调研、执法检查,先后就预防职务犯罪、侦查监督等工作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专项报告。主动邀请代表委员视察、评议检察工作,借助“两微一端”以及手机报平台,加强日常联络。我们始终把创先争优、敢于担当作为推进工作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按照打造“精致检察”的工作思路,坚持一手抓检察事业长远发展,一手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全市检察工作在全省检察机关年度考核中名次稳步提升,2016年度考核人均得分全省第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云飞多次对检察工作作出批示。

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们承受着侦防职能转隶这一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不动摇,勠力同心,克难攻坚,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坚定不移推进检察机关党建,举办全市党建工作推进会暨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革命传统教育,出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全省基层检察院党建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二是坚定不移推进司法办案,办理立案监督案件49件,同比上升158%;提出刑事、民事、行政抗诉24件,同比上升14%;侦防职能转隶前立案侦查职务犯罪140人,同比上升14%,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7.6亿余元。“六安市公益诉讼在行动”成功入选安徽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事件。三是坚定不移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在全市选派23名业务骨干到国家检察官学院学习,组织210名干警到武汉大学培训。1人荣获第三届六安青年五四奖章,1人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刑事申诉业务标兵,2人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警务技能标兵,2人分别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优秀侦查员、优秀预防员。在全省检察机关岗位素能业务竞赛中,我市5个条线榜上有名,被授予竞赛组织奖。

各位代表!

四年的砥砺奋进,检察工作取得新的长足进步,检察事业发展根基更为坚实,必将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上乘风破浪、奋勇前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委的正确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政府、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特别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情系检察、倾心注力、建言献策,为我们推进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在此,我代表全市检察机关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司法体制改革、诉讼制度改革等多重改革叠加,干警理念更新、配套制度完善、改革措施落地的任务艰巨;监察体制改革使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宪法定位更加凸显,进一步增强民事、行政、刑事法律监督质效的任务艰巨;检察工作科技含量与司法办案要求不相适应,检察信息化建设的任务艰巨;办理涉及知识产权、金融证券等领域犯罪案件专业人员缺乏,基层院人才流失现象突出,优化队伍结构的任务艰巨。对此,我们将紧盯不放,持之以恒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和2018年主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需要,回应人民群众对执法司法的新期待,检察机关肩负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今后五年全市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强化法律监督为根本,以深化司法改革为动力,以优化队伍建设为保障,聚焦主责主业,全面履职尽责,努力实现六安检察工作全省争先、全国创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幸福六安建设新征程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2018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检察职能调整后推进工作转型发展的首要之年,全市检察机关的主要任务是:

一、紧扣服务大局新形势,强化司法办案效果。坚持把办案作为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最基本手段,充分发挥打击、惩治、监督、保护等检察职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黑恶势力、盗抢拐骗、黄赌毒等犯罪。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加大对证券期货领域新型犯罪打击力度。围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强化对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校园欺凌和暴力等问题的综合治理。围绕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药品安全,持续加大环保、食药领域的立案监督、督促起诉、支持起诉和公益诉讼力度。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紧扣法律监督新要求,切实维护公平正义。积极顺应监察体制改革,牢牢把握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强化法律监督刚性。围绕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强化对滥用强制措施、违法取证、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的监督;强化非法证据排除,防止冤假错案。围绕健全“民事诉讼监督、支持起诉、民事公益诉讼”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工作格局,强化民事检察监督。围绕建立行政诉讼监督与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并重的行政检察工作机制,强化对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的监督。围绕完善刑事执行监督机制,强化对交付执行、变更执行、财产刑执行的监督。

三、紧扣司法改革新任务,优化检察运行机制。强化与监察委员会工作衔接机制的实践探索,加强办案对接。巩固司法责任制改革成果,着力构建新的检察权运行管理监督模式。完善符合不同业务工作规律的办案组织,建立“权责利”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完善检察官执法档案,落实业绩考核制度,对司法办案全程实施监督。探索检察官动态调整机制,严格执行职权清单,着力强化检察官的责任担当。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善检察人员职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升检察干警职业尊荣感。

四、紧扣从严治党新部署,打造过硬检察队伍。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根本,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大力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强化检察人员分类培训,定期组织公诉辩论、疑案研讨、集中学习,推进检察业务骨干、检察专门人才的选拔培养。强化大数据思维,推进电子检务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现代化水平。

各位代表!

新时代赋予检察机关新的使命和担当!我们将在市委和上级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对标看齐,忠诚履职,锐意进取,不断推动全市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为加快建设幸福六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