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风采
检察风采
愿做春泥更护花 霍山县检察院关工委倾情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时间:2014-12-02  作者:  新闻来源:霍山县检察院 【字号: | |
 

    近年来,霍山县检察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立足检察职能,倾情关爱,真心守护,让关心下一代工作走出院门、走进学校、走向社区,多角度、多层面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该院先后荣获安徽省首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先进单位、安徽省青年文明号标兵、安徽省青年文明号、安徽省优秀基层维权集体;六安市优秀维权岗、霍山县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校园普法为青少年擎起一片蓝天“设立普法工作日,用两年时间为全县中小学上一堂法制课”,这是在2012年霍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该院汪长华检察长向全县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一句承诺的背后,更是检察机关在长期办案中自我肩负起的那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2012年3月此项工作正式启动,该院决定由院关工委牵头,成立由副检察长任组长,由讲课经验丰富的公诉科长、预防科长任副组长及10名年轻干警为成员的“法治宣讲团”,并确定每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五为固定的“普法工作日”。将真实案例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在校学生,通过以案释法,以身边案教育身边人,院关工委组织公诉科、预防科两班人加班加点,针对中小学和高中学生不同的授课群体,在课件的制作上下足功夫,对课件构思多次讨论,对内容字斟句酌,对案例精挑细选,最终用三天时间制作了两套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并将主题定为“让法律呵护我们成长,走好青春第一步”。同时,该院关工委和县教育局多方沟通,制订了年度宣讲计划,实行党组成员带队到位,授课干警责任到人。两年来,普法志愿者们不畏路途艰险,长途跋涉,到全县16个乡镇中小学开展法律讲座27场,受教育学生达14140余人。在普法的过程中,志愿者们还积极开展普法需求问卷调查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两位同志先后被聘为国家级宣讲员。 

    宽严相济让法网柔情恩泽下一代。面对失足青少年,该院检察官们更愿意以成长的挫折与青春的伤痛来看待他们,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严格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让法网柔情恩泽下一代。院关工委和公诉科联合开通青少年案件绿色通道,将所有涉及未成年人或在校学生犯罪的轻微案件列入快速办理的范围,在侦查、起诉各环节全面建立快速办理机制,要求在最短的时间优先办理此类案件,实行青少年案件一律由女检察官承办,并对犯罪较轻的未成年人做出不起诉决定后,定期对他们进行考察,实施教育、感化。一名在校学生因故意伤害被该院从宽处理后,在“第十六届全国推选文艺新人”大奖赛中获“全国十佳”称号。

    情系社区主动救助奉献爱心。孩子是社区矫正、刑事救助工作中的重点关爱、保护救助对象。2009年,该院关工委将本院首创的新岸救助工作融入社区矫正,重点救助困难刑释解救和监外执行青少年。此项工作被“安徽百万志愿者和谐行动”活动选为优秀典型。多年来,该院关工委加强与法院、公安、司法、社区等部门密切配合,社区矫正工作稳步推进。2013年组织力量重点对本县社区矫正工作和辖区内26名25岁以下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一次检察、走访,察看工作管理和他们目前的精神、生活、工作状态及改造情况。通过活动,对当前青少年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中因经费不足而造成的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向县司法矫正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并对矫正对象分别提出要求和希望。该院关工委还借助本院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重点救助那些因被刑事侵害致使家庭生活出现极度困难、孩子学业受到严重影响的对象。先后救助的33人,百分之九十都是因孩子学业问题。 

    殷切关注守护未来。该院关工委的老一辈检察人不仅以谆谆教导,拨正了一批批年青人扭曲的心灵,他们还以满腔的热情,延伸检察工作触角,多方关注未成年健康成长。如该院关工委从办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了解到,很多案件都和网吧有很大联系,关工委老同志们主动邀请教育局等相关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县内中学、城关周围中小学的治安状况和周边环境进行了调研,撰写了专题报告报县委。县委高度重视,决定对全县网吧、文化市场,学校、企业的周边环境进行为期3个月的集中清理整顿。通过打击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得到了改善,为孩子们创造了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此外,针对普法中发现部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情况,关工委一方面积极向有关单位汇报,争取资金解决;一方面请示院领导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拿出资金,帮助他们改善教学条件。先后筹集资金30万余元,帮助了白水畈村小学实施饮用水工程、东流河小学新建篮球场等,还向部分山区学校赠送了法律书籍、办公桌椅、电脑等,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