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务公开>>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六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24)
时间:2025-01-12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六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5111日在六安市第

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六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唐保银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检察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委决策部署和市六届人大次会议决议,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以三个善于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共办理各类案件1158115个案件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参考性案例,31个集体和18人次获得级以上荣誉。

一、坚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做实为大局服务。

用力打好维护安全稳定组合拳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1430人,提起公诉3909人,依法严惩泄露国家秘密等犯罪,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严厉打击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批捕107人、起诉130人。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起诉涉黑涉恶犯罪案件884人。推动网络空间依法治理,批准逮捕利用网络实施犯罪案件148225人,起诉360760人。依法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叶集区检察院办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跨省结伙倾倒铝灰污染环境案,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依法提起公诉15人。

助力画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同心圆依法维护经济秩序,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16人。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深化企业家约见检察长制度,接待走访企业家122人次。依法惩治商业贿赂犯罪,与市纪委监委、中级法院、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六安市治理商业贿赂联动协作机制(试行)》。依法打击危害税收征管犯罪,起诉涉税犯罪2350人。强化对涉企民事裁判和执行活动监督,办理涉企民事诉讼监督案件84件,制发再审检察建议7件,发出纠正违法检察建议66件,提出和提请抗诉11件。助推创新驱动发展,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19人,霍山县检察院依法打击挂名牌假酒违法犯罪,办理1起非法利用信息网络侵犯白酒生产企业商标注册权案件,批捕11人,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聚力织密社会综合治理防控网全面准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84.5%的犯罪嫌疑人在审查起诉阶段认罪悔罪,有益犯罪改造,更利诉源治理。聚焦抓前端、治未病,深入研究个案、类案背后的社会问题,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48,落实回复率100%,以对具体问题的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依法融入综合治理。舒城县检察院持续开展护水专项行动,协同县水利局、乡镇政府分3组实地勘察企业20余家,制发检察建议8,督促责任行政单位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加快取水许可落地,规范企业生产用水。

协力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深化反腐败斗争的部署要求,加强监检衔接,完善工作机制,提前介入职务犯罪案件41件,书面提出检察意见35份。严格依法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受理监委移送职务犯罪案件6878人,起诉5766人,其中,原县处级以上干部14人,办理马鞍山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副市长黄化锋涉嫌受贿案等重大案件,追回涉案赃款2600余万元。

二、坚持人民至上、检察为民,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保障民生福祉

牢记检察权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中做实为人民司法。

检护民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把为民办实事抓在平常、做在日常。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对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犯罪加大打击力度,起诉涉食品、药品类犯罪案件2534人。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司法保护力度,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1837人。服务三农发展,依法惩治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起诉36人。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生产安全犯罪,起诉重大责任事故罪410人、危险作业罪610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1112人,金寨县检察院与县总工会建立工会+检察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协作配合机制,形成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合力。

如我在诉,回应群众信访诉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六尺巷工作法,开展温暖控申•‘枫亮检品牌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共接收群众信访件1241件,受理各类控告申诉案件346件,均在规定时间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并答复办理结果。进一步推动落实检察长接待日院领导阅批群众来信、包案等措施,院领导包案办理信访案件90件。把公开听证作为信访矛盾化解的重要方式,开展控告申诉案件公开听证52次,同比上升79.31%全年实现信访总量和重复信访率双下降巩固深化信访形势分析+反向审视工作机制,定期对全市检察机关信访形势进行分析并对司法办案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反向审视,工作做法在全省推广。

情同此心,保障特定群体合法权益。注重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定群体合法权益保护。持续开展检察蓝助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办理支持起诉152件,与市总工会、妇联会签《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协作机制》,协力促进侵害劳动者和妇女儿童权益问题综合治理。深化司法救助,办理救助案件154件,救助金额164万元。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零容忍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89人、起诉113人。霍山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继母虐待儿童案件中,依法追究继母刑事责任、支持被害人生母起诉变更抚养权同时,积极对被害人开展司法救助并帮助协调其转学。持续推进落实强制报告和入职查询制度,市检察院落实强制报告+入职查询 助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项目入选2023年度全市法治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

法润人心,提升群众法治意识。落实普法责任制,先后策划制作皋城检花说”“普法情景剧等短视频41个,发布案件播报视频类讯息275条,其中,34个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点击量超万人次,六安检察新媒体连续两年获评全国检察新媒体阵地建设三十佳。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117名检察官担任144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入校园开展法治宣传290次,受教育人数4万余人金安区检察院自主打造创意未成年人检察人物形象检小君,组建检小君女检察官宣讲团,线上+线下多方式多平台开展普法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三、坚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守护司法公正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做实为法治担当。

在聚焦难题破解、狠抓监督质效中做优刑事检察。充分发挥诉前主导作用,推动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监督立案119人、监督撤案223人,纠正漏捕漏诉105人。以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等方式持续强化对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和提请抗诉17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22。强化刑事执行检察落实派驻+巡回+科技工作机制,开展派驻场所专项检察10、看守所巡回检察6次、社区矫正巡回检察7次,核查纠正脱管92人,纠正漏管41人,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违法行为提出监督意见477件。积极探索轻罪治理新途径,努力实现简案快办、提升诉讼效率,霍邱县检察院组建轻微刑事案件办案组,集中办理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轻罪案件,构建简案快办+矛盾化解+社会治理一体化办案模式,轻罪案件审结平均用时7天,最快实现48小时办结。

在拓展监督广度、提升监督能力中做强民事检察。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民事诉讼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推动整改措施落地落细。与市中级法院联合制定《关于加强全市民事诉讼监督衔接工作指引》健全完善联席会议、信息通报、工作协调等机制,凝聚合力保障民事诉讼活动依法进行。加大民事诉讼监督力度,受理民事诉讼监督案件470,提出和提请抗诉21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7件,对民事审判程序和执行活动提出检察建议274件。持续推进虚假诉讼惩治和防范工作,加大对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等易发虚假诉讼领域案件的审查和监督力度,办理涉及虚假诉讼民事监督案件12件。

在深层次监督、穿透式监督中做实行政检察。深化府检联动、法检衔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对行政裁判结果和审判、执行活动的全流程监督,共受理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64件,发出检察建议111件。强化对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办理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115件。深化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行政执法领域专项监督,对大数据模型检索发现的相关执法部门在惩治货车违法超载超限运输行为中存在处罚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形,依法制发检察建议并被采纳。

在强化督促治理、主动探索前行中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公益诉讼制度重要部署,坚决扛牢公共利益守护者职责,立案425件,发出检察建议261。更加注重通过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提起公益诉讼89件,同比上升24.5%向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矿产资源的企业和个人追偿赔偿金2.8亿余元,3件案件被最高检认定为高质效案件。加强文物资源保护,与市文化和旅游局、解放军合肥军事检察院联合印发《六安市开展国有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实施方案》构建检察监督+行政履职同向发力的文物保护工作新格局。聚焦重点领域提升办案力度,开展淠史杭灌区保护专项行动,办理保护淠史杭灌区案件7件。裕安区检察院办理督促规范HPV疫苗接种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件,推动卫健部门全面清理特种疫苗接种不规范问题

在严惩司法腐败、确保准度力度中加强检察侦查。坚持加大力度、务必搞准、稳步推进,依法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和其他重大犯罪案件68人。积极摸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线索,行使机动侦查权立案侦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诈骗、虚开发票犯罪案件22,实现办理该类案件的突破。

在聚焦重点难点、加快建设步伐中推动数字检察。出台《2024年全市数字检察工作推进方案》,实施数字检察六个一活动。发挥大数据法律监督赋能作用,通过利用自建模型最高检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平台上架模型发现监督线索871条,办成各类监督案件共457件,制发检察建议116纠正违法通知书112份。树牢品牌意识,2个监督模型获评全省数字检察模型竞赛二等奖,立足六安绿水青山区域特点,研发六检护水公益诉讼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获评六安市第一届场景创新应用技能大赛三等奖,3个数字检察案例获评全省数字检察办案典型案例。

四、坚持守正创新、清廉务实,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推动自身建设

全面从严管党治检,在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队伍中做实为事业固本。

政治建检筑牢绝对忠诚。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完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狠抓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97次,各党支部开展学习471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请示报告重大事项55件次,全力配合市委政法委政治督察暨政法队伍建设巡查。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管好意识形态阵地。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以党建积分制管理为抓手,开展党支部星级评定,微党课《新时代共产党人应该什么》在市直机关精品微党课集中交流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市检察院荣获“2023年全省检察机关党建理论征文优秀组织奖

科学管理提升队伍素能。提升的管理,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案件质量评查专班,每季度围绕重点案件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全年共评查案件919件,对评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纠正。统筹的管理,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积极协调推动县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按正科配备,畅通基层院干警上升通道。加大人才引进,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22,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专题培训,16名干警入选全国、全省检察人才库,3个办案团队获评省级优秀办案团队,5个检察理论研究成果在省级以上征文活动中获奖,舒城县检察院“‘全周期案例培育助力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入选全省检察机关2023年度基层检察院建设典型经验。强化的管理,坚持放权管权并重,进一步压实检察长、部门负责人、检察官联席会议监督管理责任,常态化开展案件流程监控和司法办案廉政风险防控,确保检察权依法高效规范运行。

从严治检推进自我革命。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敢抓敢管、严管严治,以自身净确保自身硬。制定《六安市人民检察院内部审计工作办法(试行)》,对2022年度和2023年度财务收支开展内部审计。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院检务督察工作办法》,在全省率先构建基层院检务督察工作办公室+专干+联络员的工作专班新模式,畅通内部监督最后一公里。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坚持铁规禁令越往后越严,从源头上防止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强化追责问责,对案件办理不规范等问题及时严肃处理,实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

各位代表,检察权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全市检察机关牢记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检察履职始终。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向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17次,向政协和民主党派通报工作11次,走访代表委员260人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交叉视察、座谈调研、检察开放日等检务活动186人次,积极吸收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做到以监督促提升。进一步强化与代表委员沟通联络,建立院领导常态联系代表委员机制和代表委员约见检察长制度,设置代表委员接待室。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举办检察公开听证783件次,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办案活动692人次。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过去一年,我们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在攻坚克难中勇毅前行,在积厚成势中赢得主动。我们深知,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关键在于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以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和市政协民主监督,更离不开各位代表委员、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怀。在此,我代表全市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以检察之力助推六安现代化还有不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广度、深度、精度还需提升;二是法律监督职能履行还不够充分,一些制约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难题仍需持续发力破解;三是创新发展动能亟待进一步释放,数字检察建设步伐还需加快;四是检察队伍建设仍有差距,纪律作风需要持续优化改善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紧盯不放、努力解决。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市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市委工作大局,依法能动履行检察职责,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检察改革,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六安打造三地一区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更加坚定自觉答好对党忠诚政治卷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固本培元。紧紧依靠党的领导破解检察工作难题,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配合完善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协同机制,抓实融为一体的政治和业务建设。一体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和改进检察宣传文化工作,守牢意识形态阵地。

二是更加坚定自觉答好服务大局使命卷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全市增速居前列、总量上台阶战略目标,深化提升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活动,在能动履职中服务中心大局。完善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机制,统筹规范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持续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加大金融、网络、毒品、安全生产等领域犯罪惩治和预防力度,不断深化诉源治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三是更加坚定自觉答好检察为民初心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促进信访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环境、食药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特定群体保护等方面的监督办案力度,综合运用检察听证、支持起诉、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司法救助等制度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四是更加坚定自觉答好法律监督履职卷始终坚持法律监督宪法定位,巩固深化四大检察基本格局,加强对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各环节的法律监督。做实刑事检察基本职能,提升审查办案和出庭公诉能力。持续加强对民事虚假诉讼、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不断提升民事检察办案能力水平。加大行政诉讼监督力度,有序推进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提升公益诉讼规范化、精准化水平,持续推进检察侦查机构专门化和侦查人员专业化建设,加大办案力度。加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研发和运用,推动建立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法律监督新模式。

五是更加坚定自觉答好自我革命赶考卷始终牢记两个永远在路上,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着力加强班子建设和年轻干部培养。进一步全面深化检察改革,严格落实最高检一取消三不再部署要求,一体抓实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真正为基层减负松绑,让检察工作回归高质效办案本职本源。健全完善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机制,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落细,强化履职廉政风险防控。大力培育检察职业精神,让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成为六安检察队伍鲜明的履职特征。

各位代表!弄潮儿向涛头立,风起正是扬帆时。新的一年,全市检察机关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决议,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做极致、干精彩、看实效、争一流,为奋力推进六安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检察贡献!

附件:1.有关用语说明

2.相关业务数据图表

3.六安检察新媒体官方账号二维码


附件1

有关用语说明

1.“三个善于P1:为答好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道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回应时代之问的必答题,最高检党组鲜明提出要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并进一步提出三个善于的理念: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

2.反向审视P5):指检察机关在办理控告申诉案件过程中,对审查发现原案各诉讼环节在执法、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瑕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依法向有关部门提出相应监督意见、建议的活动。

3.社区矫正巡回检察(P6):202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为强化对社区矫正各环节的法律监督,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社区矫正巡回检察工作,把社区矫正巡回检察作为对社区矫正常态化法律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由各级检察机关组成巡回检察组,通过听取工作汇报、与社区矫正对象谈话、查阅社区矫正对象档案和行程轨迹、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情况进行全覆盖检察。

4.机动侦查权(P8):《刑事诉讼法》第19条第2款规定: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理论和实务界将法律的这一授权称为检察机关的机动侦查权

5.数字检察六个一活动(P8):为贯彻落实省检察院关于加快推进数字检察工作部署安排,六安市检察机关立足本地实际,提出数字检察六个一活动,即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数字检察专班队伍、开展一轮利于实战的培训考察和动员、创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法律监督模型、办成一批效果好的法律监督案件、总结一系列具有典型指导性的案例、组织一场高水平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逐步形成数字赋能检察监督的六安经验。

6.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P10):指的是关于严格防止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办案3个规定的合称。具体是指2015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20153月中央政法委印发的《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2015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等两高三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

7.“一取消三不再P14):202410月最高检先后召开检委会、党组会,决定取消一切对各级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机关的不必要、不恰当、不合理考核,不再执行检察业务评价指标体系,不再设置各类通报值等评价指标,不再对各地业务数据进行排名通报,简称一取消三不再一取消三不再不是放任躺平,而是切实、真正把检察管理从简单的数据管理转向更加注重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上来,更加注重对重点案件类型、重点办案领域、重要业务态势的分析研判上来,更加注重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上来,引导各级检察机关、广大检察干警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进一步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进一步回归高质效履职办案本职本源,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把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聚焦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和案件的每一个环节上,朝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方向不懈努力。

附件2

相关业务数据图表

附件3

六安检察新媒体官方账号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六安检察官方微博

扫一扫,关注六安检察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六安检察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