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公众防范非法集资意识和能力,营造全民“防非”“拒非”的良好氛围,6月15日,裕安区检察院参加以“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裕安区第十二届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检察干警通过发放宣传册、提供现场咨询等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并结合近年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向群众详细讲解非法集资的常见套路和相关防范知识提醒群众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利诱惑,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助力营造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的良好社会氛围。
非法集资知识速递
1.什么是非法集资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2.非法集资常见手段
(1)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常常编造诸如“不劳而获的财富”和“瞬间成为富豪”的虚假故事,向投资者承诺高额的回报。在集资的初期阶段,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这些非法集资者通常会按时并足额地支付承诺的本金和利息。然而,一旦集资规模达到他们的预期目标,他们便会暗中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导致参与集资的投资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常常利用合法注册的公司或企业作为掩护,打着响应国家政策、推动创新创业等旗号,编造出各种虚假的项目来吸引公众。他们甚至不惜组织所谓的免费旅游和考察活动,以此来骗取社会公众的信任。这些手段都是为了掩盖他们非法集资的真实目的,让更多的人陷入他们精心设计的陷阱中。
(3)以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在宣传方面常常不惜花费巨额资金,他们聘请明星作为代言人,邀请名人站台支持,以此提升他们的信誉和影响力。同时,他们会在各大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上发布广告,在知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甚至雇佣人员广泛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活动,以制造虚假的声势和影响力。这些手段都是为了掩盖他们的非法行为,骗取更多人的信任和资金。
(4)利用亲情诱骗
有些参与类传销非法集资的人,为了达成或提升自己的业绩目标,甚至不惜利用亲情和血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丰厚回报的虚假故事。他们积极拉拢亲朋好友、同学或邻居加入其中,导致参与人员数量迅速增加,集资规模也不断扩大。这种利用人际关系进行非法集资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参与者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信任和稳定。
3.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不要轻易转账,不要听信人为宣传,多等等、多问问、多咨询,才是保护自己、保护家庭、保护子女的最好方式。如果需要进行投资,也一定要亲自调查,实地考察。投资有风险,入局需谨慎,一般有政府或者大型企业背景的,都是可以在官方公众平台、网站等地方搜索得到的。照片可以作假,视频也可以摆拍,但你永远可以相信政府,多打电话咨询,增强防范与识别能力。国家鼓励对涉嫌非法集资行为进行举报,群众应当提高警惕,在诱惑面前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好事?这种好事是真的吗?我真的会遇上这种好事吗?
防范小贴士:
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⑵对高额回报保持警惕的态度;
⑶选择正当的投资渠道。
注: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宣传,年收益率超过6%就要引起高度警惕,超过8%就很危险,超过10%就可能损失全部本金。